探尋北路戲發(fā)祥地廷加洋村(2)
北路戲被列入“非遺”
廷加洋村全貌。
北路戲的音樂聲腔是以西秦腔、明腔等亂彈腔的基礎上演變發(fā)展形成的,并吸收了徽調、漢調、江西亂彈以及高腔、灘簧小調等聲腔,形成一個多聲腔的劇種。既適宜傳統(tǒng)劇目演出,也適應現代戲創(chuàng)作。壽寧北路戲發(fā)源地鳳陽,有著深厚的民間演藝傳統(tǒng)。早在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便有廷家洋村藝人創(chuàng)辦北路戲班,并經常到外地演出,在南方演藝界名噪一時。
作為壽寧北路戲發(fā)祥地的廷加洋村,歷史上素以“戲窩”著名。清末至民國間,村中有著名的“蕭向同班”聞名于壽寧、周寧、福安等地。到民國初年更為紅火,其間有周寧縣黃埔著名藝人紅師坐班教戲,培養(yǎng)出本村蕭向同等一批很有影響的藝人。民國二十年,蕭向同獨立辦班,人稱“向同班”,為閩東地區(qū)北路戲名班,班中當紅的藝人朱則森(1909年~1996年)以演小生著稱于世。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由鳳陽鄉(xiāng)北路戲鼓師劉文凱籌建的北路戲班,人稱“阿凱班”,后于1951年被全員改編為壽寧京劇團,搬離鳳陽鄉(xiāng)遷到壽寧城關,至1959年重新整理這一劇種時,根據其傳承歷史與原有影響才正式定名為北路戲。
2006年6月,北路戲劇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由壽寧縣北路戲劇團編排的現代北路戲兒童劇《網癮少年》在福州大戲院上演,獲得好評;2010年電影故事片《愛在廊橋》在壽寧開拍,全劇即以壽寧縣北路戲劇團的繁衍興衰與發(fā)展為主題,通過愛情故事的情節(jié)向觀眾展示了北路戲這一中國戲劇孤本的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