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辣微醺家鄉(xiāng)味
寧德網(wǎng) (阮以敏)
舉凡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人,都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國泰民豐的日子。
老家俗語說:“鮮黃瓜會受得了吃,蝦苗不會受得了吃。”意思是說,鮮黃瓜魚再貴,一年也就吃一兩次,吃就吃了,吃完就沒有了,不再買。而“蝦苗”(用蝦的皮殼等下腳料研磨,加紅糟、食鹽腌制食品)是一日三餐都要配飯吃的,假如都大口大口地吃,就真的吃不起了。
早年的山區(qū)農(nóng)村,農(nóng)產(chǎn)品基本上是自產(chǎn)自銷,海產(chǎn)品要從海邊的寧德來。寒冷的冬天,臨近年關(guān),魚販子都會運一拖拉機黃瓜魚送到鄉(xiāng)村,農(nóng)人們一擁而上,從冰塊中掰下黃瓜魚,買它三兩斤,準備過年。能買五斤十斤的,那是“大戶人家”有錢人了。當時的黃瓜魚是純天然海洋野生,肉質(zhì)結(jié)實脆口,味道鮮美清甜。多放點水,第二天結(jié)成冰凍,那“冰凍”也是相當可口,可謂“無魚凍亦可”。哪像現(xiàn)在人工養(yǎng)殖的黃瓜魚,不管怎么加工,都做不出那味道。
“蝦苗”算是農(nóng)家人吃的最主要海產(chǎn)品,一年四季基本不斷。只是偏咸,夾多了也咽不下。每天裝一小碗,放在蒸飯的木制飯甑中蒸,假如家有條件能加一勺子豬油,一股油香撲鼻,那就好吃多了。
至于“糟菜”,是我老家古田大東地區(qū)叫法,而且是專指芥菜腌制品,古田小東地區(qū)稱為“腌菜”,范圍相對比較廣,包括其它品種蔬菜。叫“糟菜”是從配料角度稱呼 “腌菜”則是從制作工藝角度稱呼,都是早年農(nóng)村常年備用的小菜。“糟菜”食材簡單,僅芥菜、紅糟、食鹽三樣。紅糟即酒糟,是釀酒后篩濾剩下的糟粕,鮮艷濃香,可謂時間沉淀出的美味。芥菜曬至半干,拌以紅糟、食鹽揉搓,柔軟后裝入甕中,甕口再鋪一層食鹽、紅糟,其味還可滲入菜中,然后撕幾頁舊書蓋上,用塑料薄膜包住,綁上帶子,用黏土封藏起來。一周后取食,清香可口。所以有俗語說:“好看莫比新女婿,好吃不如新糟菜。”
芥菜易種,整好畦,挖個穴,把菜苗掛靠在穴半邊位置,埋上土即可,所以家鄉(xiāng)人都稱之為“掛菜”;芥菜生長周期短,幾天澆一次尿水,即郁郁蔥蔥,一個月即可采收。芥菜個大,掰一兩片葉子就可以炒一盤,余下的主干繼續(xù)茁壯生長。只有到了霜凍來臨時才全部采收,雖然經(jīng)過霜凍的芥菜更脆嫩更香,但不宜腌制,不易保存,因而只留下部分現(xiàn)吃的任由霜凍雪壓。芥菜價值高,蛋白質(zhì)含量特別高,而且鈣元素的含量也很高。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性辛熱而散,故能通肺開胃,利氣豁痰。”還可以治療干眼病,或者是夜盲癥。種子磨粉為調(diào)味料芥末,榨出的油稱芥子油。農(nóng)家人都有許多甕甕罐罐,裝的都是腌制的“糟菜”,儲備著可以吃上一年。勞動力上山下田干活有帶午飯的,配的是“糟菜”,菜湯是米湯加糟菜葉,稱之為“糟菜湯”。寄宿的學生,帶去的也多是玻璃瓶子裝的“糟菜”,節(jié)約點可以吃上一周。
小時候經(jīng)常幫家人做點簡單粗活,哥哥姐姐翻地種菜,我們小的協(xié)助澆菜。采收季節(jié),選個晴好日子,幾個兄弟一起去把一棵棵高大的芥菜砍倒,肩扛手抱弄回家,然后把芥菜倒插在門口菜園子籬笆上曬。高高低低,環(huán)繞一圈,如兵馬列陣,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手工藝術(shù)品。如是今日,肯定是攝影愛好者的絕佳題材。芥菜曬到半干后,又一棵棵取下疊起來抱回家,整齊堆放在老屋大堂邊。母親抓起一棵棵芥菜放入木桶,一葉葉一棵棵細細揉搓,把生活的艱辛揉得無聲無息,因為每棵菜都是生活下去的希望。我們偶會幫助把紅糟抹上,灑上大顆粒便宜食鹽,這樣子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很多。半干芥菜堆放時間太久也會腐爛,因而常常要連續(xù)工作到下半夜。腰酸背痛手腫是常事,但從來沒有聽過出生名門的母親對生活有半句怨言。有時把半干芥菜裝入稻楻(大木桶),灑上食鹽抑制腐敗微生物,壓上石磨或巨石,在榨出的水分中浸泡,隨時取食,稱之為“酸菜”。
還記得小時候每年過生日,母親總會問:“喜歡吃什么?”其實也無非是線面、面條、米粉等幾項中選擇,我都是毫不猶豫地說:“切面”。只因早年農(nóng)村沒有機器加工,多是自家收了小麥,磨成面粉人工制作,用刀切成條狀,所以家鄉(xiāng)人至今還是把面條叫“切面”,再煮兩個蛋,便是最好的生日宴了。這一碗生日面,整整等了一年。兄弟姐妹們照樣吃他們的番薯米、糟菜,沒有條件一起享受生日的物質(zhì)快樂。正因為經(jīng)歷過苦辣,我才對生活從不挑剔。所以至今每每看到一桌子琳瑯滿目的美味佳肴,總會憶起當年的日子,父輩、祖輩們每天的辛勞??偸窍耄杭偃缍加薪裉烊绱烁蛔愕纳钤摱嗪?!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