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矢墩(福鼎)/豆芽的節(jié)日
寧德網(wǎng)(牛矢墩(福鼎))我孩童時的記憶,豆芽與薄餅相會,就是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到來。過去鄉(xiāng)村逢年過節(jié),人們沒什么好吃的,鄉(xiāng)村普通百姓餐桌上唯一少不了的是豆芽包春卷。農(nóng)家自制豆芽,從端午節(jié)吃到中秋節(jié),這是豆芽的節(jié)日。
春卷主要原料豆芽,春卷皮俗稱薄餅,是用面粉發(fā)后在火熱的平底窩上一張一張烙出來,等量的面團烙多少張薄餅是有定制的,厚薄均勻,考驗烙薄餅師傅的手藝,一般人做不來。因此過節(jié)包春卷用的薄餅往往都是市場上買現(xiàn)成的,而豆芽因制作簡單,人們多自備。因此,每年端午節(jié)起,村里的老井臺上立著一排齊整的瓦缸,瓦缸多長條形,開口適中,便于澆水培育。往往每戶一個瓦缸,家里人口多的,還有育多缸的。人們將瓦缸底鑿幾個小洞出水。
制豆芽要先選上好的綠豆,先在家里的盆里用溫水泡一兩天,開始冒芽。在事先準備好的瓦缸里,割幾片棕樹葉墊缸底。棕樹葉有支撐強度,將其葉片支在瓦缸底部。接著將已發(fā)好芽的綠豆置在棕葉之上,上覆蓋撕成一絲絲的棕葉片條或荷葉,這樣往里澆水時,不至將缸底平鋪的綠豆沖散,剛冒芽的綠豆保持較好的向上生長態(tài)勢。
剛冒芽的豆芽,必須每天澆水。放置在井臺旁育芽菜,主要是方便取水澆水之需。每天清晨,人們到井臺挑水時,順便給自家的豆芽缸澆幾桶水。沒空的只要吱一聲,人們順手也會幫忙澆一澆。有的揭開棕葉,察看芽苗生長情況,看節(jié)日吃來不來得及,時間有點緊,就要勤力澆水,晚飯后再補澆一次,芽苗就會長得更暢快些。
有一年,我剛好正給自家的豆芽缸澆水,有一過路人戲耍年少無知的我,說我家的豆芽缸底漏水了,豆芽怎能長好。我澆水時低頭一看,果然水澆下去,就潺潺從缸底冒出。路人說要使豆芽長得又好又快,最好堵住缸底的出水孔。我不懂事,就按那路人說的將自家豆芽缸的出水孔用細布條堵了,結(jié)果豆芽全爛根臭了?;丶冶桓赣H訓了一頓,因為做錯事了,我還不敢說出事由。
正常自制豆芽約10天就可以起豆芽了。人們拿著面盆到井臺邊取芽菜,小孩子緊跟著一起掏芽菜,小心翼翼將上層長勢較好的芽苗拔出。取芽意味著可以包春卷了,往往此時最激動的是小孩,急不可奈、蠢蠢欲動想探手觸摸小嫩苗。這個時候不能讓小孩胡來,如果不按規(guī)矩來,任小孩胡亂拔弄,弄亂整齊的芽苗,下次不好掏不說,也會損傷芽苗,可能導(dǎo)致爛苗。因為時間或澆水等原因,各家的豆芽長勢不一,到節(jié)日了還不能吃上的,只要吭一聲,就可以到鄰家的豆芽缸內(nèi)自行取芽享用。那時人們非常淳樸,即使你不說拔去一些,也沒人在意這些。
常言道“年沒看,節(jié)沒看,就看中秋、七月半”,除了中秋節(jié)相對集中,七月半向來“下南三、本地四、山哈五、乞丐六”之說。“七月半”剛好農(nóng)村“雙搶”結(jié)束,又是民間祭祖的節(jié)日,也稱鬼節(jié)。只有這個時候人們才真正閑下來,可以坐下來好好吃一頓。所以,農(nóng)歷“七月半”那陣子,許多家庭每天都包春卷,很快井臺上自制豆芽缸也見底了,該是起新缸的時候了……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每天都像過年,孩子有的是吃不完的零食,怎能體會那瘋狂的豆芽節(jié)日呢。
責任編輯: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