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增140處城市微綠地
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西城金井胡同8號院沈家本故居門前,一塊面積不大的閑置地不久前變成了一個迷你花園。四季海棠、鼠尾草、萬壽菊、小菊、葉子花等姹紫嫣紅的時令花卉,為胡同增添了亮麗彩色。像這樣的小微綠地,今年全市建成至少140處,其中有六成分布在東城區(qū)和西城區(qū)。
在本市,東、西城5000平方米以下,其他14區(qū)1萬平方米以下的綠地,被稱為“小微綠地”。隨著大片的城市綠化用地越來越難得,市民家門口的小微綠地建設近幾年越來越受重視。2014年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計建成小微綠地158處。
在北京市啟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背景下,今年小微綠地建設大大提速,已建成140處,總面積約60公頃。
會城門橋東部、蓮花池東路南側的逸駿園,就是其中一處。綠地呈東西走向,總長約600米,過去是地鐵建設工程的工棚所在地。今年,工棚拆除后,街道馬上組織實施綠化美化,種下油松、鵝掌楸、海棠、銀杏、孔雀草、月季等數十種喬木、花灌木、地被植物,新增綠化面積4000多平方米。公園以“踏花歸來馬蹄香”為主題,設計了若干景觀節(jié)點,不僅有參差錯落的喬灌木,還有步道、健身廣場等設施。蓮花池東路24號院離逸駿園最近,每天都有不少來遛彎兒的居民。
小微綠地雖然面積不大,但在設計上都透著精心。地處西城區(qū)大柵欄西南角的京韻園微公園,面積為1070平方米。歷史上這個地塊屬于紀曉嵐故居的西跨院。1931年梅蘭芳等在紀曉嵐故居內成立北京國劇學會,后又成為“富連成”京劇科班社址,使紀曉嵐故居也有了京劇氛圍。公園設計充分尊重了場地的歷史文脈,將紀曉嵐故居內的文化元素延伸到園內,形成紀曉嵐故居的后花園,同時點綴京劇文化內涵,將其打造成服務周邊居民的具有傳統(tǒng)園林風格的小游園。
不少小微綠地分布在胡同里。櫻桃胡同、楊梅竹街、東椿樹胡同、東四流水巷、鐵營南巷……拆違騰退出的空間,有的蓋起了花池,有的搭起了花架。有的街道社區(qū)購買花草種子,分發(fā)給居民在自己家門口種植。
見縫插綠,規(guī)劃建綠,立體增綠……多種途徑讓北京城市綠量顯著提升。預計到今年年底,西城區(qū)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將達到93%。全市居民出門500米見綠地覆蓋率將從72%提高到77%。
責任編輯: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