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縣三沙鎮(zhèn)東山三村抱團發(fā)展 一個便民中心讓群眾少跑腿
寧德網消息(鄭振忠 陳清 鄭瓊) 連日來,霞浦縣三沙鎮(zhèn)東山村新成立的黨員便民服務中心,為三個村的村民辦事提供了極大方便。而對于霞浦縣三沙鎮(zhèn)東山村黨總支部書記鐘祖欽來說,剛剛成立一個月的村黨總支正在為新東山村的發(fā)展帶來強勁動力。
上個月初,東山村正式成立村黨總支。該總支包括了距東山村20多公里外的二坑村和交通不便發(fā)展滯后的三坪村。通過異地整村搬遷,三個村抱團發(fā)展組成新東山村,并設立了黨員便民服務中心,讓村民辦事少跑腿。
自2007年三沙鎮(zhèn)對二坑村和三坪村分批實施整村搬遷以來,兩村近千人被集中安置在東山村。這些村民中,絕大多數都是聚居的畬族人口。短短的幾年,東山村的人口由原來的500多人,發(fā)展到目前的1560人,其中畬族人口占74%,人均收入從1998年的450元提升到去年的10650元,翻了20多倍。
按照“搬得了、穩(wěn)得住、發(fā)展好”的目標,兩村的村民如今已搬出窮山,但如何“發(fā)展好”,卻是近年來面臨的主要問題。
鐘祖欽說,三村同在原東山村主村生產生活,特別是在村里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難免在一些“利益”面前起爭執(zhí)鬧矛盾,而各村的黨支部在這些日常事務管理方面也存在低效的問題。
二坑村村民蘭春華2007年告別了山上的窮窩,通過造福工程,和其他村民一樣被安置在二坑新村里,新村緊挨著村黨總支的黨員便民服務中心?!斑^去村民辦事,村干部兜里都得揣著印章。”蘭春華說,村民辦事通常需要提前“預約”,要不就得跟著村干跑。尤其對于二坑村村民來說,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辦一件小事往往需要來回跑上好幾趟。
東山村的黨員便民服務中心,為三個村的村民辦事提供了極大方便。只要村民前來辦理辦證代理、戶口遷移、農村低保、涉農補貼等日常事務,工作人員根據需要與各村支部書記或村民主任聯(lián)系,經確定后便可在窗口直接為村民辦理。三沙鎮(zhèn)人大主席劉建松認為,成立黨總支,不僅密切了村與村之間的聯(lián)系和管理,也更好地服務群眾,促進村域間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特別是黨員服務中心的設置,充分發(fā)揮了村干對一些審批事項和部門較為熟悉的優(yōu)勢,引導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到為群眾服務中來。尤其是堅持村干坐班制度,設置監(jiān)督臺,按照“誰受理、誰處置、誰反饋”的原則,處理好村內各項日常事務,對坐班時間內無法解決或需轉交他人辦理的,由受理人負責跟蹤落實,并向當事人反饋辦理結果,大大方便了村民辦事。
責任編輯: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