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井頭往事
□ 章允芳
曲井頭,是霞浦松城的一處街名。它因該處有一古老的水井而得名。
曲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歷史。據(jù)查,始建年代不詳,但在明天啟五年(1625年)重修,清乾隆、道光年間亦曾修葺,可見其年代久遠。曾經(jīng)是周圍數(shù)百戶人家生活飲用之源。目前,因自來水普及,井水只是周邊群眾粗洗使用,但水質(zhì)仍清澈,養(yǎng)有多尾鯉魚。方形井欄上刻有“古曲井”三字。
曲井頭街,曾經(jīng)也十分繁榮。是舊城區(qū)主要街市之一,兩旁商鋪林立,綢布店、五金店、京雜店、糕餅店、水產(chǎn)店、雜貨店、理發(fā)店……應(yīng)有盡有。舊時重要節(jié)日如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有鐵技臺閣巡行,必至該街。屆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1958年,松城大街改造擴建,裁彎取直,曲井頭南側(cè)店鋪(連住宅)按要求拆除。在新店面未建前的一段時間,路面空曠。六十年代初期,有商人在新街北側(cè)(曲井附近)購得16平方米,建起一店面,供柏翠庵尼姑作裁縫店,營業(yè)頗為興旺,時稱“尼姑店”,延續(xù)有十來年。
離曲井約50來米的地方,曾經(jīng)有一處“大清郵政局”,是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裁驛為郵”開辦的。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福寧府二等郵局成立,當時租用陳宅東座(即現(xiàn)址曲井巷56號)營業(yè)。郵局有供事、信差、郵差6人,一張營業(yè)桌,保險柜、掛鐘、郵戳、小磅秤、印盤、火漆、火鉗、橡皮墊、算盤等用品,辦理匯票、代售印花、投送信函等業(yè)務(wù),所址于2008年失火焚毀,僅留存門墻及黑色楷書“大清郵政局”五字,為霞浦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曲井巷中,還有一家“當?shù)?rdquo;值得一提,該店曾一度興盛,后漸式微。據(jù)祖輩老人說,當?shù)晔A高,柜臺也高。柜臺外只能看到柜臺內(nèi)人面,看不見他活動。去當物品的人,多是急于用錢,所當物件多估低價。付款時,均要先扣一個月利錢。不論什么物品,一律寫“破舊”字樣,即使是嶄新的皮襖,也要寫“破舊皮襖一件”;一只金手表寫“破銅表一只”;一般衣服就加上“蟲蝕鼠咬”字樣,等等。來路不明的物品不收,以防惹是生非。曾有一祖輩鄰居,因兒生病,將玉器典當,數(shù)日后借到錢去贖,被扣一個月利錢無法退還。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曲井頭的王厝里曾是縣工會所在地,各項工人活動方案,均由這里研究討論出臺。
時光流逝,景物變遷。曲井頭在人們腦中留下不同形象。
責任編輯: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