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草
□ 林承雄
書柜邊上擱的一缽銅錢草,養(yǎng)了近兩年了。
盆是網(wǎng)購的矮腳白瓷缽,缽外表寥寥幾筆勾出兩幅圖案,一幅是一支橫斜的紅荷箭,一個憨憨的小孩,一個行書漢字“靜”字將二者聯(lián)結起來,那小孩抱手于心口,盤坐在“爭”字上角,恰好將一撇一橫鉤給隱去;另一幅是一支高挑的蓮蓬,一合掌祈禱的小和尚,一個行書漢字“禪”,將二者綰在一起,那小和尚就蹲踞在“禪”字左上角,將點畫遮住。這樣的構圖,恰適吾意。
銅錢草,就生長在這缽子的淤泥里。倘就符號學之語境揣度之,“銅錢”之于“禪靜”,似格格不入。但,它究竟是草,卻也無妨。只是不知當初最早以銅錢為它命名的那人,是否出于艷羨孔方兄的心態(tài)。其實,現(xiàn)實中有所空缺,而假以指稱的方式而權為補救,也未嘗不是一種高明的活法。
看網(wǎng)上老樹先生銅錢草畫作,眾葉攢動,爭先而出,生氣充盈。其題詩,更有味:
一缽銅錢草,寂然在屋角,仿佛有所思,至今青未了。
哪管秋風江山老,野塘閑看銅錢草。總恨手邊破事多,卻喜心頭雜念少。
皆為家常口語,俗中有大雅,從中忽略可推知其超逸、沖淡之性情。人間至境,莫過于此。
銅錢草,亭亭的柔婉的莖,舉著圓圓的銅錢大小的葉片,或昂然,或低俯,若沉思狀。 那些葉片皆朝向窗口——陽光投射的地方,這么一種姿勢,頗耐玩味。無法想象,若是長久地拘執(zhí)于陰影中,銅錢草會是怎樣的一種狼藉與破??!
銅錢草日日生長著,有的在一截一截地升高,有的悄悄倒伏到缽泥的淺水中,有的剛剛抽出新的莖株,有的莖稈漸漸腐去,有的葉片碧綠欲滴,有的葉面開始起皺、發(fā)黃……如此新陳代謝,都在那一小缽水土里發(fā)生。其間悲欣甘苦,或恐唯有銅錢草自己深知。而旁觀者,亦知能懸揣而已。
生死、動靜、興衰,其實都在并行者,此乃生命演進之常態(tài)。這真需要以平常心、自然心觀之。不以榮喜,不以枯悲,方能得大自在。以此而論,銅錢草或許活得要比人從容。
一個清靜的下午,完成一份約稿后,有些許空閑得以端詳一缽靜默著的銅錢草,寫點即興小感,很好。忽然想起南岳懶瓚和尚歌中的兩句:“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看那窈窕銅錢草,仰著好奇的臉龐,似乎與我不緊不慢地說:“春是過了吧,夏也很好嗎?!”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