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過年茶與十六飯
吃“十六飯” 何建福 攝
屏南縣芳院村的春節(jié),大抵始于臘月二十三,從祭灶到元宵,時間跨度接近一個月。在這段日子里,掃堂殺豬、舂糍做粿,掛年畫、貼春聯(lián),除夕圍著爐火守舊歲,正月初一新衣新褲收紅包……以上這些風(fēng)俗與習(xí)慣,與中國的其它鄉(xiāng)村一樣,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的區(qū)別。然而,也許是地方閉塞,民風(fēng)守舊,芳院村的春節(jié),又有些小小的不同,那就是這里每年都要吃“十六飯”。
要吃“十六飯”,先喝“過年茶”。“天光開門求財寶,暝晡關(guān)門保平安。”在芳院,大年初一早上,隨著男人們的這聲祝愿,家家戶戶敞開了大門,“過年茶”也就正式開始了。這時,女人們會端出一個個古老的漆盤,盤中擺著瓷杯,杯中盛著熱氣騰騰的茶水。先是自家老少,接著是同一大院的鄰居,我喝你的,你喝我的,大家都要來一杯。
正月里,要是你到芳院來,隨便推開一戶人家的門,必定會在廳堂的醒目位置上,比如正中的八仙桌上,或者側(cè)邊的茶幾中找到這三樣?xùn)|西:一個茶壺,一瓶冰糖,還有三五個茶杯。聞有客來,主人必興沖沖從后廂房跑出,熱情地招呼你喝茶。這茶是家家省不掉,人人推不掉的。一條巷子走下來,保你肚子漲得鼓鼓的。真喝多了你也甭客氣,主人是不會勉強的。但只要你確沒喝過她家的,她必定會捧上一杯——這是敬客之道,你可以點到為此,哪怕是小呡一口,就算不失禮了??傊?,來的人越多,主人越高興。你喝過的人家越多,說明你越受歡迎。
除了祝福與迎客,“過年茶”還有一道功用。有道是,同在屋檐下,哪能不刮碰。每年鄰里間總難免有些小沖突,進(jìn)而互不往來,形同陌路。但事后冷靜下來,往往覺得有點荒唐和不值,只是礙于面子,誰也不肯先低頭,彼此強撐著。這時,如果一方主動示好,端上一杯香甜的“過年茶”,對方能不一飲而盡,就算過去一年的恩怨不能就此清零,但至少也為以后的和解開了一個好頭。當(dāng)然,也有不喝的,除非對方傷天害理,否則這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為村人所不齒,因而也極少發(fā)生。記得小時,這家家自制的山茶,梗大葉粗,時常堵住壺口的,這時主人往往拿根筷子往里反向一插,暗紅的茶水就汩汩而出了,接著往里加塊冰糖,用筷子攪兩下,一杯香甜的“過年茶”就出來了。也許,其中還漂著些碎茶葉和小茶梗,可又有誰在乎?在那時,沒人會注意里面是鐵觀音還是大紅袍,更不在意它值幾個錢,茶就是茶。這一杯杯“過年茶”,端上的是好意,喝下的是祝福,而品味出來的則是濃濃的善意。
如果說“過年茶”是隨意的,那么“十六飯”無疑是慎重的。早在春節(jié)前,村民們就用輪流抽簽的辦法,組成八人福首,來籌備相關(guān)的事宜。其中主要內(nèi)容有兩個,一個正月十五的元宵法會,另一個就是元宵后的“十六飯”了。
按照習(xí)俗,正月十五傍晚,由村民們組成的迎神隊伍,敲敲打打來到村前的拓主殿,把陳、黃、魏三公和陳夫人(即陳靖姑)的神像請出來,轟轟烈烈地在村中巡游,然后抬到宗祠內(nèi)祭祀,俗稱“做上元”。神像巡游時,前是鳴鑼開道,接著是儀杖隊,其中有放銃的、舉旗扛兵器的、還有四個抬燈的。這燈有一抱粗,一人多高,上面分別寫著“順、天、圣、母”四個大字,隨后是神位、萬歲牌、香火盆等,最后壓陣的才是四個本雕的神像。每位神像三個人負(fù)責(zé),兩人抬橋,一人在旁撐涼傘,一路上這傘要旋轉(zhuǎn)個不停,是個體力活。小孩能勝任的,只有旗杖和兵器。按照慣例,村里的小學(xué)這時會放假一天,方便孩子去巡游。由于人多,每年都要抽簽的,旗杖輕,還好說,有些兵器卻很沉,低年級的孩子是扛不動的,比如紫金錘和青龍偃月刀,這時往往需要他們的父母在旁邊幫著。最好是抽到方天戟或丈八蛇矛,又輕又威風(fēng)。一路上,響炮連天,香煙裊裊,熱鬧非凡。神像就位后,各家各戶在祠堂內(nèi)擺設(shè)三牲供品(也叫排宴)。凡村內(nèi)新婚夫婦生男孩子的、老人上壽的都要供只大公雞,點雙大紅燭。元宵夜請法師作祈福法事,祈禱庇佑村民合家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財丁兩盛。
正月十六日上午,把“三公”及陳夫人神像等送回拓主殿后,大家清理祠堂,中午大擺宴席,這就是“十六飯”。說“十六飯”講究,其實不在吃喝上。組織過程很簡單,就是每戶派一名代表,帶兩碗自家煮的菜,一壺自釀的酒,集中在祠堂吃頓飯。菜雖不講究,但人卻講,首先要是“當(dāng)家人”,其次必須是成年的男丁,以前女人是不允許上桌的。這時,若哪家正好來了男客,只要成年,都可請來一起吃飯的。這些來客大家是歡迎的,但除了吃喝,其它事他們卻只有“旁聽”的份,因為這“十六飯”,最主要的內(nèi)容不在吃喝,而在議事。要議的都是村里的大事和要事,比如筑路、修渠、祭祀、建祠等等。大家邊吃邊議,達(dá)成共識后訂立村規(guī)民約,大家共同遵守。在芳院,“十六飯”有著近乎“地方人大”的地位,雖然形式簡單、氣氛輕松,但內(nèi)容卻相當(dāng)權(quán)威的。
然而權(quán)威并不代表死板,時代在變,“十六飯”也在變。改革開放后,農(nóng)村經(jīng)濟好轉(zhuǎn),各家不必自帶酒菜了。后來,漸漸地,在城里工作的鄉(xiāng)親回村過年時,他帶回的媳婦和小孩也能上桌了。這個默許打破了祖制,對這個講究傳統(tǒng)的山村來說,無異于一場革命。
其實,在城里,這已成常態(tài)。隨著在城里工作生活的人不斷增多,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城里的鄉(xiāng)親就組成了一個理事會,年年也吃“十六飯”。城里的“十六飯”雖沒什么儀式,但內(nèi)容依舊,大家借此聯(lián)絡(luò)感情,互相幫助,共謀家鄉(xiāng)發(fā)展大計。這城里的“十六飯”也是一家一代表,但不限男女,此外,還包括老家派來的代表和當(dāng)年做壽的老人。而且,為解鄉(xiāng)愁,加強聯(lián)動,大家共約每五年回老家一趟,城里鄉(xiāng)下,雙“飯”合并。
城里的“十六飯”雖比老家開放,但受制于“以男為統(tǒng)”的觀念,因此媳婦有份,女兒仍舊無緣。“女不上桌”的傳統(tǒng)引起了芳院女兒的“抗議”,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的水,對于家鄉(xiāng),她們一樣有情有愛有回憶,她們也渴望常回家看看。尤其是芳院村入選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后,聯(lián)絡(luò)在外鄉(xiāng)親,挖掘潛在資源,共建美麗家鄉(xiāng)的呼聲日益強烈。據(jù)說,今年過年,就有不少姑婆姐妹,三五成群,“自助”回家探親和參觀。相信不久的將來,“十六飯” 的酒桌上,也會有芳院女兒的身影,古老的“十六飯”必將增添新的色彩。
責(zé)任編輯: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