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网站观看网址入口_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版综合_亚洲无码精品在线网址_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片在线

首頁 新聞頻道 社會新聞

故宮擴建地下“寶庫” 文物地庫面積將擴大40%

2018-04-19 14:38 來源:新京報

故宮擴建地下“寶庫” 6成文物入地保存

啟動地下庫房改造和通道工程,文物地庫面積將擴大40%,打通文物醫(yī)院地下走廊

寧德網

新京報消息 4月17日,在故宮博物院“平安故宮”工程實施5周年之際,“故宮博物院地下庫房改造及通道工程”正式啟動,這是故宮20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地下文物庫房擴建工程。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將在故宮原一期、二期地庫之間加建面積8285平方米的地庫,使地庫建筑總規(guī)模達到29073平方米,較原先擴大近40%。同時,工程還將建設地庫至“西河沿文物保護綜合業(yè)務用房”(即文物醫(yī)院)地下連接通道。整個工程計劃2020年12月竣工。

揭秘1 地下文物庫房為何擴容?

故宮當前共收藏186萬件文物,近一半仍存放在古建筑中。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目前使用的一期、二期地庫內儲存約97萬件院藏文物,仍有80多萬件文物存放在地面文物古建筑庫房內。而古建筑的溫濕度控制難度大,不利于文物的保存,故宮計劃讓盡量多的文物“入地”。

單霽翔介紹,新庫房投入使用后,文物的儲存數量將增加到110萬件左右。這一數量相當于故宮收藏文物總數的60%。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也將采取其他方式讓地面庫房中的文物“活起來”。例如,今年5月,故宮將建成開放常設展館“家具館”,讓原先放在庫房中的大量明清家具亮相。故宮四個角樓中保存的大量書版,也將通過展覽、體驗等方式面向公眾。

隨著文物保護技術的更迭,20余年前建設的文物庫房也急需技術升級。

單霽翔舉例說,受當時技術制約,所有不同類別和質地的文物藏品,只能處在同樣的溫濕度環(huán)境中,無法對不同藏品進行溫濕度分區(qū)控制,此次工程將解決這一問題。

此次工程中的“地下通道”部分,則將在文物地庫和文物醫(yī)院之間建設一條恒溫恒濕的走廊。文物修復者在庫房和“醫(yī)院”之間轉移文物時,不再需要回到地上,從而減少環(huán)境對文物造成的潛在破壞。

揭秘2 新地庫如何保護百萬件國寶?

記者從故宮了解到,此次地下庫房改造工程將破解多個故宮庫房的“痛點”。

首先,該工程將大幅擴大地下庫房的容量,解決地下庫房儲存空間不足等問題,逐步減少地面文物庫房規(guī)模,從而更加確保文物安全。

其次,該工程將完善地下庫房結構,消除地下庫房潛存的滲漏等安全隱患。

工程在建新庫房的同時,還將通過建設溫濕度分區(qū)調控,改善現(xiàn)有一、二期地下庫房內溫度統(tǒng)一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不同文物按照特性進行不同的溫濕度控制。

此項打造地下“國家寶藏”的工程,具有相當的難度。據設計方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源介紹,此工程地段重要、技術復雜,該公司2014年中標,經過3年半的研究、設計和審批,才付諸實施。

單霽翔介紹,2018年是“平安故宮”工程后半程的關鍵一年。工程的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時,基本實現(xiàn)故宮博物院進入安全穩(wěn)定的健康狀態(tài),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邁進世界一流博物館行列。

背景鏈接

20年來地庫最大擴建工程

此次是故宮20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地下庫房擴建工程。

故宮博物院一期地庫建于1987年至1991年,面積約4818平方米。二期地庫建于1993年至1997年,建筑面積15970平方米。

歷史資料顯示,原先故宮文物庫房大多利用古建筑,門窗不嚴、室內潮濕、條件簡陋,無法適應藏品保管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因此故宮于上世紀80年代啟動地下文物庫房的規(guī)劃。

故宮地下文物庫房是中國國內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地下文物庫房,起初便在結構上確保了防水、防潮和防火的功效。庫內各房間設有溫濕度檢測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安全監(jiān)視與報警系統(tǒng)和通風系統(tǒng),使文物藏品處于恒溫、恒濕、安全、可靠的儲藏環(huán)境中。(倪偉)

責任編輯:葉朝玉

關鍵詞

庫房 文物 故宮 地下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