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評:珍惜身命
蘭亭
韓國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傷亡重大,且多為花樣年華,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逝者長矣已,生者多珍惜,珍惜人世間最可寶貴的生命。
蕓蕓眾生都唯有一次生存于世的機會,無論貧賤富貴,亦不管你強大或弱小。
我們來看看古圣先賢是如何看待身命的。儒家的經(jīng)典說法是,人是萬物之靈(周武王語);《孝經(jīng)》開宗明義: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孟子告誡道,“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度纸?jīng)》說,“三才者,天地人”,人是有資格與天地并列的。
道家認為天地是一個大宇宙,人身是一個小天地,“萬物皆備于我”,十分珍貴。人類身體上的骨骼、五臟、六腑,眼耳口鼻舌在宇宙中都有相對應(yīng)的東西,譬如,雙眼是日月,鼻子是山脈等。同時,道家還認為,地球是有生命的,而且是個大生命,那么人類自然就是小生命了。
佛家說“人身難得”。佛經(jīng)記載有人身難得的比喻,叫盲龜穿木。在茫茫大海中有一只眼瞎的烏龜在盲目地亂游一氣,而無邊無際的大海深處漂著一塊腐敗不堪的木板,板上有一個小洞,得人身者就如那只盲烏龜?shù)念^誤闖誤撞撞上了那個洞眼。
然而,不幸的是,現(xiàn)代人完全忘記老祖宗的諄諄教誨,生活中常常被雞毛蒜皮的瑣事破事、虛榮貪欲蒙蔽了眼睛,看不開,放不下,白白透支耗費健康與生命;或一時心血來潮無端涉險而丟掉卿卿性命,或因爭強好勝、爭風吃醋跟別人大打出手,釀成一樁樁無可挽回的人間慘劇。
都說車禍猛于虎,可總是有人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馬路上邊騎車邊打電話或玩手機的比比皆是,好多次,我看到年輕人在電動車上翹著二郎腿,長久地把玩手機游戲,全然不顧路上車水馬龍,真是驚心動魄。
在下的一位朋友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有一回,他騎車送孩子上學,突然手機鈴聲響起,他下意識地去口袋中掏手機,可袋口太緊,摸了幾回都抓不出來。這時,一輛迎面急駛而來的貨車司機也因接聽電話,慌忙之中,判斷失誤,重重撞上朋友的電動車。
血肉模糊的父女倆被送進了醫(yī)院,經(jīng)診治,命是保住了,但女兒落下終身殘疾。每每談及慘禍,朋友捶胸頓足、痛哭流涕,悔恨難當。
生命誠可貴,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中國仁人志士景仰崇尚的“舍生取義”。正如孟子所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考終命”是“五福”中的最后一福,就是人活到真正要死的時候死亡,壽終正寢,才是最大的幸福,也是人們經(jīng)常講的盡天年。倘若沒盡天年而夭折,叫做橫死,說不好聽點便是“不得好死”。
無論好死抑或橫死,“人總是要死的”。當今的科學已經(jīng)能夠做到上天入地,但照樣做不到讓人永生??v然將來有那么一天,高度發(fā)達的科技足以使人類與日月同庚,與天地齊壽,但突如其來的天災(zāi)人禍隨時都會要人命的,誰也不能保證獨善其身、平安無虞。
故而,我們能做的是,生時愛惜生命,珍惜當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多為社會做貢獻,這樣方可死得其所,死得心安理得,死得“重于泰山”。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