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詮釋“不滅”的深情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盛大慶典,成了舉國上下的愛國主義大聚會,強大的“中國力量”使我們?yōu)橹鸷?,更為之熱淚盈眶。在中華民族前進的征程中,無論是美國還是有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不擇手段,或是目前香港發(fā)生著的一切暴亂,激蕩起的都是全中國人民心底最深層也最強烈的愛國情懷。正如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所說,“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如何“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答案就藏在習近平那最深情、最溫柔的話語里。
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一個人不愛國,甚至欺騙祖國、背叛祖國,那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zhì)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愛國,從來不是喊口號,我們都需要從心底里明白認識,有國才有家,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也只有有了這份認知,才能讓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去克服前進路上的所有艱難困苦。還記得,1935年,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提出了“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面對這三問,一定會鏗鏘有力地說出:“是!”“愛!”“愿意!”這正是因為愛國主義精神早已深深根植于我們心底,祖國,早已融匯在血液中,是根植在我們心底的精神支柱,無法撼動。
扎根人民,奉獻國家。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愛國主義既是國人心里的深情,更是一種付諸實踐的行動。司馬遷說,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徐錫麟說,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周恩來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無論是以哪種方式,“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國。”而這個“地方”,是老英雄張富清深藏功名、無私奉獻的偏遠山區(qū),是王繼才默默守衛(wèi)了32年的開山島,是黃大年在生命最后時刻依然牽掛的科研項目,當然,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堅守的每一個工作崗位。習近平也曾表示,“‘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xiàn)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以滿腔愛國熱忱化為執(zhí)著的奮斗,將個人理想融入到實現(xiàn)民族復興當中都將熠熠生輝。
加強教育,筑牢“中國魂”。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中國強大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是歷經(jīng)萬難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然而,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總有人要以中國為敵,試圖阻撓中國強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國人對國家的歸屬感和國家認同感,堅定自身的愛國主義信念,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quán)、安全和發(fā)展利益。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有強大的精神引領(lǐng),我們才能全面筑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jié)奮斗的“中國魂”,才會在實現(xiàn)中國夢中注入磅礴的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這句歌詞,大家一定都在腦海中循環(huán)過無數(shù)遍。只要心中有國,誰都無法將這份“不滅”的深情打破,也便能做到“情知所起,一往而深”。(文/學習大軍,2019年11月25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