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网站观看网址入口_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版综合_亚洲无码精品在线网址_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片在线

首頁 新聞頻道 本網原創(chuàng)

寧德援疆教師為呼圖壁帶去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

2019-11-28 15:39 來源:寧德網 吳圣錦

寧德網消息(本網記者 吳圣錦 文/圖教育援疆是寧德市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七批福建援疆寧德分指揮部援疆干部44名人才隊伍中,有20名教育領域人才在呼圖壁縣多個學校用智力援疆,書寫大愛。

記者在新疆采訪期間,來到呼圖壁縣第一中學采訪了援疆教師張庚秀和黃幫進。

援疆教師張庚秀教學工作量特別大 很有挑戰(zhàn)

“相對于霞浦一中,呼圖壁縣第一中學的孩子語文基礎還比較薄弱,尤其是民漢混合編班的第一學年,也是我們援疆的第一年,班上學生的語文水平大致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層次。”援疆老師、霞浦第一中學教師張庚秀說。

2-4

張庚秀老師在給學生講解語文作文

針對語文基礎薄弱的情況,張庚秀在教學上采取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在教學上,她更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她說:“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也不好,課堂上懂得聽課做筆記的就沒幾個,更別說課前預習之類的了,所以本應在初中就該完成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就成了我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教起來真的很吃力,極大挑戰(zhàn)我的愛心,考驗我的耐性。”

張庚秀努力終有成果,她班上的學生在幾次考試中均名列平行班榜首。

援疆教學工作量特別大,張庚秀去年第一學期接手高一兩個班語文兼班主任,不含早讀晚修一周14節(jié)加上隨時待命緊張兮兮的班主任工作。她說巨大的工作量簡直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第二學期,接手高三兩個班語文,大大小小的課一周21節(jié),再加上后期每天的午晚輔導,最后真就累趴下了。”張庚秀說:“另一方面,這里的平行班的學生語文基礎與學習習慣與我原來的學生落差比較大,教學曾經也成為我的困擾。”

如何解決?張庚秀打趣地說:“堅持和‘巴結’,想盡辦法巴結孩子們讀書,堅持圓滿完成工作。”

援疆工作的順利也得到了張庚秀所在的“娘家”霞浦一中教師的幫助。今年改任接手高三兩個語文墊底班的教學,面對資料短缺的高三語文教學,她加入了霞浦一中的高三語文備課組,取得了霞浦一中高三備課組全體同仁的協(xié)助。在之后的教學中,復習資料源源不斷地從遙遠的海濱小城寧德霞浦一中滾滾而來,她再轉受援校呼圖壁一中語文組,與高三甚至整個語文組共享了復習資料,搭起了兩校兩組的橋梁。

今年四月,在第七批福建援疆寧德分指揮部陳何興指揮長的努力下,寧德教育局帶領寧德市部分名師送教到呼圖壁縣,覆蓋小學到高中,教師及學生,給呼圖壁教育帶來一股新流,注入一劑強藥,收到受援地的高度贊揚。

張庚秀援疆一年半的收獲很多,增長見識、體驗民俗等等,也與新疆學生結下深深的師生情結。她說:“每每想起肉孜節(jié)那晚學生馬繼不遠數十里送來的熱乎乎的肉孜湯和芝麻馕,我還是會熱淚盈眶。”

援疆教師黃幫進新疆很需要“閩派”新教法和理念

2-5

黃幫進老師在上課

在援疆教師黃幫進看來,當地學生文化基礎和探究能力總體偏弱、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真正養(yǎng)成同樣是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這里的教師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并不多,很需要通過兩地教育教學的深入交流與對口合作,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更好更多把福建教育新理念、‘閩派’新教法和成功的實踐經驗傳授給受援地,全面助推邊疆素質教育的大幅提升。”黃幫進說。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這是黃幫進總結的援疆的最大收獲和感受。與援疆隊員在團結友愛、關懷幫助、同甘共苦中增進情感,與當地師生在和諧共處、合作交流、互幫互學中建立友誼,讓他對新疆充滿著更多的不舍。他說,新疆就是他的第二個故鄉(xiāng)。

這段援疆教育的經歷,也讓黃幫進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初心和使命,有著盡最大的努力去維護民族團結和培育邊疆人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說:“我們援疆教師主動承擔教學任務、開展傳幫帶活動、發(fā)揮骨干示范作用、提升受援校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積極作為,在履職盡責、教書育人中體現(xiàn)人生價值、體現(xiàn)援疆榮光、體現(xiàn)支教意義。”

初來新疆,飲食習慣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一直是援疆干部要克服的困難,第七批福建援疆寧德分指揮部和當地教科局干部專門成立了援疆教師食堂,會掌勺的隊員手把手傳授當地廚師烹飪家鄉(xiāng)菜肴,彼此分享各種預防和應對自然環(huán)境的措施,以幫助最快的速度適應并融入到受援地的工作與生活當中。

今年5月14日至16日,寧德市教育部門與呼圖壁教育部門開展“兩地一家親”教育交流活動,由全國名師、名校長等組成的寧德專家團隊來到呼圖壁,通過調研、座談會、展示課、專題講座等形式為當地教育問診把脈、傳經送寶,還共同研究了兩地教育共建合作事宜,聯(lián)手實施了名師培養(yǎng)工程等,不僅推動了教育對口援疆工作再上新臺階,而且增進了寧德新疆的友誼和民族的團結。

為深入推進援疆工作,加強呼圖壁縣名教師培養(yǎng),提升呼圖壁教師專業(yè)水平。在寧德援疆指揮部推動下,寧德市教育局、教師進修學院和呼圖壁縣聯(lián)合開展名教師培養(yǎng)計劃,首期為呼圖壁縣安排15個名教師與寧德市中小學名師一起走進北京大學參加培訓。 

姬新榮是呼圖壁縣第一中學當地的教師,也是此次參加北大教師培養(yǎng)計劃培訓的教師之一。她說:“在北大學習時,我們與寧德名師一起學習,感受到了寧德名師們向我們新疆老師在學習期間的毫無保留的進行教學經驗的分享,同時我們也被寧德名師們的不懈學習提升自我的精神感動。”

姬新榮表示,寧德援疆教師來到呼圖壁縣,給當地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新鮮血液,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經驗和資源,先進的教育理念。

寧德援疆教師赴新疆支教以來,積極開展公開課、開展教研專題講座活動、為民族學生義務課后輔導等活動,為提高呼圖壁教育教學水平積極作為。特別是新一輪“萬名教師援疆計劃”啟動以來,寧德選派16名援疆支教教師傾情投入,承擔大量的工作任務,有力的解決了呼圖壁縣師資不足的問題,并為當地帶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當地教育水平提高。

據了解,在教育支援方面,第七批福建援疆指揮部組織安排116名各學科的教授、特級教師等專家來昌吉州開展培訓工作,全州受訓教師達1590名。組織昌吉州370名中學骨干教師和100名中學校長書記赴福建省師范大學、福建教育學院培訓。“教育援疆”初步探索了一條“組團式”的新路子。2018年8月又新增了165名福建教師到昌吉開展“教育部萬名教師援疆”任務。

責任編輯:吳圣錦

關鍵詞

掃黑除惡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