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 法院審理后駁回訴訟請求
寧德網消息(記者 陳健 通訊員 張寧國) 民間借貸中,將利息轉為本金計算的復利行為能否得到法院支持?近日,古田縣法院審結一起將前期利息轉為本金并計算利息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據介紹,林某乙于2015年2月18日向林某甲借款10萬元,約定月利率為2%;2015年2月22日借款286000元,約定月利率為1.8%。今年2月18日,雙方對上述兩筆借款進行結算,林某乙將未能償還的利息轉為本金,重新出具一張金額為45萬元的借條給林某甲。
后來,林某甲要求林某乙償還本金450000元及月利率按1.8%計算的利息,而林某乙認為林某甲將前期利息轉為本金計算復利,違反法律規(guī)定,雙方由此產生糾紛。
古田縣法院審理后認為,雙方在結算過程中將前期利息轉為本金,重新出具45萬元借條,截止出具借條之日本息之和沒有超過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年利率24%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不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可予支持。但林某甲主張之后利息以本金45萬元為基數,按月利率1.8%計算,則超過了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年利率24%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對于超過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