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讓“民聲”定“民生”
時值歲末,走進福鼎市疊石學校,只見山坡上一棟嶄新的教學綜合樓拔地而起,教學樓里一間間教室寬敞明亮,各類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目前,綜合樓已完成整體項目建設,正等待消防驗收。”該校辦公室主任吳清會說,“搬入新樓”這個全校師生共同的心愿,將在新年得以實現。
鄉(xiāng)村教育不僅關系到農村孩子的未來,更是推動社會均衡發(fā)展和文化傳承的關鍵。2023年12月,農村危舊學校改建工程(疊石學校)經過福鼎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票決后,正式列入福鼎市2024年民生實事項目。隨后,在當地群眾的關注下,疊石學校原老舊教學樓被拆除,新建一棟總建筑面積2266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通過完善教學硬件基礎,助推義務教育城鄉(xiāng)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
不僅是農村危舊學校改建工程,福鼎市通過民生實事項目人民代表大會票決,確定(含續(xù)列)202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共8個,涉及交通、教育、醫(yī)療、農村飲水、殘疾人事業(yè)等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一個個民生實事項目的落地落實,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獲得群眾的廣泛好評。
2018年,福鼎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民代表大會票決制。票決制實施以來,共確定并實施民生實事項目37個,真正做到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前不久,一場圍繞2025年民生實事票決制候選項目的專題協商會議在福鼎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代表著當地將人大協商引入民生實事項目人大票決制工作中,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再次得以豐富與完善。
此前,福鼎市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由政府辦、發(fā)改等部門將收集整理的項目通過相關平臺渠道公開征集意見后,形成初選項目名單。而后,初選項目名單提交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形成建議名單。建議名單依程序再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討論后,最終確定候選項目名單提交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票決。
今年,福鼎市人大常委會運用人大協商,在政府形成初選項目名單后,由黨委、人大、政府三方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機構負責人共同開展協商,針對2025年民生實事初選建議項目進行逐個分析,綜合考慮項目普惠性、公益性、可行性和社會效益性以及市民關注度和輕重緩急等情況,充分篩選論證、討論確定候選項目。
“原來民生實事初選項目需經過政府、人大、黨委三個階段的研究討論,每個階段相對獨立、依次推進。而把人大協商引入到民生實事票決制中,可以在決策前、決策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各方意見、形成最大公約數,從而實現決策的合法性、科學性及有效性。”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蔡梅生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協商民主體系,要統(tǒng)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人大協商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類別之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人民當家作主在政治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具體實踐。此次福鼎在民生實事項目人大票決制中引入人大協商,正是協商民主機制在人大制度框架及人大具體工作中的嵌入和運用,充分展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蔡梅生表示,下一步,福鼎市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拓展人大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形式,擴大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對人大協商的參與,讓民生實事項目人大票決制全過程更加符合實際、順應民意、科學可行,不斷寫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福鼎答卷”。
來源:閩東日報通訊員 夏巖緣
編輯:邱祖輝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邱祖輝
(原標題:福鼎:讓“民聲”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