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心中的英雄
當你站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你會想到什么?是否和我一樣,會想到那些年戰(zhàn)火紛飛,會想到那些誓死捍衛(wèi)每寸國土的中華兒女。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今天就讓我來說一說我心中的英雄--凌福順。
凌福順,1912年出生,家境貧苦,在共產黨引導下,1932年4月,加入地下革命組織,193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閩東工農游擊隊第十一支隊成立,任隊長。10月組織發(fā)動周墩農民暴動,并配合閩東紅軍獨立師攻占周墩縣城,隨后,任周墩蘇維埃政府軍事委員。1935年8月,第十一支隊編入閩東紅軍獨立師,任周墩獨立營營長,率部轉戰(zhàn)周墩、建甌、福安等地,連戰(zhàn)連捷,威震敵膽。1936年4月5日,凌福順帶隊從建甌返回周墩浦源時被敵包圍。為掩護戰(zhàn)友,凌福順不顧安危,把敵人引向自己,用剩下的最后一顆子彈射向自己,但未中要害負傷被捕。在關押的20天里遭受種種酷刑折磨,但關于革命的情報,他只字未提。4月25日,敵人扒掉了他的衣服,將他的手腳釘死在木樁上,一刀一刀殘忍地割下他身上的肉,鮮血淋漓,凌福順使盡力氣高聲吶喊:“鄉(xiāng)親們,死并不可怕,我雖絕代,但革命永不絕代——”敵人將匕首插進他的心臟,凌福順壯烈犧牲,這一天,他才24歲。
再次講起這個故事,我依然被深深震撼!他是一座豐碑,在中華民族豐碑中如滄海一粟。一個名字,一尊豐碑;一串名字,一條脊梁!一個個鮮明的歷史人物,一個個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昭示著華夏兒女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英雄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同生,他們不朽的靈魂也在我們閩東兒女的血液里奔流。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正是有了無數像凌福順一樣的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因此我們要志存高遠,將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色基因,讓愛國主義旗幟永遠飄揚在心中,刻苦學習,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都要相信,不論你,還是我,只要背上有傲骨,胸中有擔當,我們都可以成為這個筋骨錚硬的民族中一個又一個響當當的英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