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之光 | 陳巧珠:為閩東和談而戰(zhàn)
據(jù)說,重生往往發(fā)生在山窮水盡時,接著必定要經歷曠日持久的、煙熏火燎的歲月。
當我穿過親母嶺半山腰的一大片竹林時,看見陽光從竹林的罅隙間斜射下來,淡藍色的煙霧在草叢中裊娜升起,光影綽約,隱約中羊腸小道深處傳出的陣陣孤澹絮語,穿過竹林,當年被戰(zhàn)火燒焦過的這片土地,傷口結痂后重新生長出的樹木與植被,更加繁茂蒼郁。
我循著親母嶺遺留散落的蛛絲馬跡,搜羅民間傳聞,聆聽相關講述,撿拾五老親屬的回憶,查找黨史與方志,觸摸著落滿塵埃的發(fā)黃證件與檔案,把有關親母嶺戰(zhàn)役的歷史碎片一句一句用心拼接,復原出曾經的歷史軌跡,記錄下親母嶺戰(zhàn)役的歷史終結與另一段革命戰(zhàn)爭的新起點。
戰(zhàn)火引燃起那個動蕩飄搖的時代,蔓延至每一個偏壤的角落,閩東這個遁跡潛形的山山水水也未幸免于難,親母嶺曾經進行過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
西安事變后,夜空出現(xiàn)了一點星光,國民黨與共產黨進行了和平談判,可是國民黨一邊和談,一邊剿共的念頭仍未消除,消滅我黨我軍的陰謀仍在進行,尤其是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還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共同抗戰(zhàn)的希望非常渺茫。暗夜中的閩東山野,煉獄囂張,鬼怪狂亂。“消滅了紅軍回去領賞!”國民黨傳來的這句話讓紅軍戰(zhàn)士們怒火中燒,葉飛聽聞后斬釘截鐵地說:“一定要消滅掉,但我們不打無把握之戰(zhàn),等把他們引進老根據(jù)地,找個有利戰(zhàn)機再一舉殲滅不遲。要打,就讓他們一個也跑不掉!”一番話說得大家心中大快,熱情激昂。
我駐足山巒,眼前的親母嶺與對面的黃土嶺神情漠然地相對而立,峰與峰齊高,崖與崖一樣陡峭,共同呵護著大澤溪在山下吟唱著四季調。它們在相望中期待,在期待中相望,期待的是山為本色,草木開花,飛鳥翔集,走獸隱洞,各自遵守的叢林法則,與人類和諧相處。期待著那條山路把它們的情感相牽。期待著往返于山兩邊的人,能從容地在一棵樹下,或路邊的一塊大石頭邊坐下,說著山里的故事,說著鎮(zhèn)上的風味小吃。可當年的時局,讓山也不安寧。國民黨違背大義,違背一致抗日的主張,閩東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一直受到阻礙。大澤溪的清流流淌著哀怨,草木從山巖裂隙中頑強扭曲地生長,只是為了對晝日陽光的追求。
是的,自由和光明總是從沖破黑暗的那一刻開始,而成功總是來之不易,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1936年8月18日,上了親母嶺,葉飛突然命令隊伍停止前進,他四周掃瞄后猛地用手指將草帽往后一推,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定睛望著山下的洼地,自言自語地說:“好地形哪!好地形!”“到哪里去給敵人找這樣理想的墳地!”葉飛、陳挺經過商量,決定就在這里來一個“甕中捉鱉”。打出軍威,逼迫國民黨和談,建立起閩東統(tǒng)一戰(zhàn)線,消滅日本侵略者。
隨后立即進行部署:步槍隊埋伏在親母嶺頭松林里,駁克槍隊埋伏在對面黃土嶺左側,等敵人進入谷底時就來個兩面夾擊;桃花溪數(shù)百名鄉(xiāng)親帶著鳥槍、長矛、油桶、爆竹隱蔽在四周山頭茂林間,待機助威破敵。親母嶺附近安排幾個鄉(xiāng)親砍柴,觀察著周遭的一切,山腳下敵軍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通往城關、霍童、洋中三地的路口也安插了耳目。
一切都如預料的進行,第二天早上,親母嶺一片死寂中暗伏著玄機。突然,東側山頭上傳來一陣喊聲:“喂,甘薯被牛吃了!”這是事先約定的暗號,戰(zhàn)士們一聽就知道敵人來了,顧不得涔涔而下的汗水,立即步槍子彈上膛,駁克槍打開機關,全神貫注著路口。當一隊保安兵慢慢爬上了黃土嶺頭,隨后敵軍的整個加強連也全都進入了山谷盆地低洼地帶,激烈的槍聲在黃土嶺左側驟然響起,剎那間把保安兵震得暈頭轉向,敵軍的隊伍前后被夾攻,頓時亂作一團,便轉身向親母嶺沖來。整個戰(zhàn)斗僅僅持續(xù)了三小時,紅軍大獲全勝,共斃敵軍40多人,俘虜敵軍70多人,繳獲108支步槍、2挺機槍、5支短槍、200多枚手榴彈和2800多發(fā)子彈。敵軍加強連則全覆沒,上至連長下至馬夫幾乎無一漏網。
親母嶺戰(zhàn)斗打得干脆利落,閩東獨立師無一傷亡,同時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當局,迫使他們接受了閩東特委的“停止內戰(zhàn)、進行和平談判”的要求,這也是閩東抗戰(zhàn)前戰(zhàn)爭的最后一仗,至此拉開國共合作抗日、共赴國難的序幕。
大澤溪依然靜靜流淌,貫穿著兩岸的村莊,山野鄉(xiāng)村就此活絡起來。我站在一棵大樹下,抬頭看著林間灑下的一縷縷陽光,炫麗而又恍惚,靜穆而立中與一片樹葉冷暖相依。又轉頭看著大澤溪在前面拐了個彎就消失在另一個村莊。
時間也來到歷史的拐點,隨著國共合作,共同抗日進程的推進,紅軍閩東獨立師在桃花溪整編后,眾多閩東子弟兵離別家鄉(xiāng)的親人們隨著大部隊北上抗日,阮英平帶著他們打到閩浙邊,也就有了后來的“萊蕪、孟良崮、淮海、車橋、郭村、黃橋、皖南、江陰、沙家浜”九大戰(zhàn)役。
紅軍閩東獨立師一路向北、向北,最終以藝術形象展現(xiàn)在影片《長津湖》《水門橋》與《沙家浜》時,戳痛了每個中國人的心窩。有人說人世間逝去的每一個人,都將幻化成天上的一顆星,這顆星星終將以另外一種方式陪伴著人世間的親人。
來源:閩東日報 陳巧珠
編輯:劉寧芬
審核:邱祖輝 周邦在
責任編輯:劉寧芬
(原標題:閩東之光 | 陳巧珠:為閩東和談而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