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鄭望:奇特!嵐島有座“福安寺”
5月7日,福安步兜山舉行“朱子后裔村”碑刻落成儀式。來自福建各地朱熹后代、專家學者以及媒體記者數百人出席慶祝。值得一提的是,遠在兩百公里外的平潭縣君山鎮(zhèn)模鏡村,王姓群眾也組團40多人,來到步兜山參加慶祝活動。
提起平潭漁村與福安畬鄉(xiāng)步兜山的 “山海奇緣”,還真的就是一段奇聞軼事。據當地老一輩子人傳說,嵐島先輩經常在海面上打到魚貨后,就順風順水運到閩東賽江流域一帶去賣。有一次他們的船行駛到福安下白石港,一個船員突然身患怪病,而附近郎中都束手無策。患難之時,下白石鎮(zhèn)上一個老人指點說,福安城外不遠的步兜山村有個治療疑難病癥的名醫(yī),不妨一試。一聽說,平潭漁夫馬上就抬著病人趕到步兜山村求醫(yī)。沒想到這位朱姓醫(yī)師的診所就設在朱家祖祠的大廳上。一進門,看見正廳上供奉的朱文公正慈眉善目地看著他們,正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神仙親切地撫望他們時,他們便情不自禁地跪拜下去,求朱公神明顯靈庇護。說來也奇怪,在這種祥和神圣的氛圍中,病人的狀態(tài)已經就好了三分。再加上這位醫(yī)師果然名不虛傳,把過脈后,做了針灸,燉了藥讓其喝下去。過了一夜后,第二天病人竟然安然無恙了!為了感恩,模鏡村的這些先輩們在回家的路上商定,回到平潭后,一定要準備好了再次去福安,恭請朱文公香火到村里,以保百姓平安。
時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村里信士林欽多次夢見朱文公神明顯靈。此事一傳開,當時村里就有49位信士紛紛解囊投入建設,故“福安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1772年),寺中正殿就供朱文公朱熹的神像。模鏡村里人都稱朱文公朱熹為朱帝爺或朱大帝,并且說朱帝爺有求必應,很靈驗,一直保佑著當地漁民的平安。直到2005年,村里人覺得原來的“福安宮”太小了,計劃重建?,F在“福安宮”的女管家介紹,當時計劃重建“福安宮”時,朱帝爺有托夢給他們:能去福安步兜山朱氏宗祠里取回金元寶、毛筆和祠堂前的榕須這三樣東西,方可重建。并告訴他們步兜山“朱氏宗祠”的外圍景物,以便確認。她當時和模鏡村其他三位信眾共四人,由于首次到福安,且步兜山與平潭音的“普陀山”“葡萄山”相近,還好朱帝爺一路奇特無比托夢給他們,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步兜山的“朱氏宗祠”。 一進村,簡直就觸動鄉(xiāng)土神韻,并順利地取回了那三樣寶物,重建了現有的“福安宮”。此后,模鏡村與步兜山便成了友好村落,交往交流頻繁。
嵐島有座“福安寺” ,承載著世間一段奇緣。近年來,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十五朱熹誕辰之日,“福安宮”都要提前邀請步兜山的朱氏族人組團前去做客。步兜山朱氏每次應邀前往模鏡村參加當地的朱子慶生活動,受到了他們的熱烈歡迎。在下車通向“福安寺”的大路上,喧天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交織一片,他們用當地最高的民間禮儀“顛轎”,踩著節(jié)奏橋上搖擺著身體以及民間腰鼓等獨具特色的隆重儀式來歡迎,充分體現了“福安寺”信眾與步兜山朱氏一份深厚情誼。
來源:閩東日報 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鄭望
編輯:林宇煌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