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鄭家志 :太姥山的風花雪月
“常常有人問我,太姥山去過多少次了?我說,去過一百次了。”一位曾經(jīng)在福鼎市工作了六個多年頭的長者文友諧趣地說。一百次,游歷一個地方,確實有點多,也許是因為工作的緣故,也許是因為有太多的情結(jié)吧。
“千峰石競秀,萬壑草崢嶸?!毙壑庞诟=|海之濱的“海上仙都”太姥山,確實有一百個值得讓你去一百次的理由。每一次踏入那塊仙境,不論仰視還是鳥瞰,不論春夏還是秋冬,總是讓人沉醉,總是讓人甘愿把心留在這兒,總是有一種風花雪月的情懷,久久彌散在閩東的山海之間。
“心有千千結(jié),聚散兩依依?!钡桥R太姥山,十次有八次都能遇見霧。層層疊疊的霧海彌漫在山谷之間,石隙之間,花草之間,或聚攏或離散,或逗留或流淌,縹緲而變幻莫測,這大概都是因為太姥山有股仙風在吹。
風是太姥山云卷云舒、縹緲仙境的幕后導演。沿著古樸的山間石板古道拾級而上,走到半山腰,在某個石徑拐彎處,便有古樹名木靜臥道旁,迎風招展,你會忍不住駐足凝望它。自從讀過唐頤先生寫的《樹猶如此》后,我就特別喜歡欣賞古樹名木了。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喜歡抬頭仰望蒼天蔽日的樹冠,俯頭注視撼地遒勁的樹根,探頭親近日月滄桑的樹皮,與古樹來一場曠日持久的時空對話。觀賞間,眼前就會有云霧聚合而來,遠山和近樹頓時淹沒不得見。我伸手驅(qū)趕云霧,張嘴吹散云霧,不曾想就在此時,靈光閃現(xiàn),風動而云霧散。此情此景,像極了徐志摩的詩所描寫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在夢的輕波里依洄?!贝饲榇司埃腥羧松?,經(jīng)歷過迷茫,云淡風輕處,忽然看清了前行的路,風景就在前方離你不遠。
風還是大自然的工藝美術(shù)師。太姥山之所以成為天然的石雕藝術(shù)殿堂,多半緣于風。這些奇峰怪石千年萬年經(jīng)受風雕雨琢,深深地烙下歲月的印記。還有一些石頭以風命名,其中風動石就有兩塊,一塊在山頂,稱為烏龍崗風動石,另一塊在半山,名曰迎仙臺風動石。關(guān)于風動石,據(jù)說全國有六十多處,福建特別多,其中漳州、東山、長汀、廈門東坪山、南靖縣船場鎮(zhèn)、莆田仙游萊溪巖、平潭島等地都有。這些風動石,千萬年來懸空而立,當狂風吹來時,搖搖欲墜,傾而不倒,確也牽動過無數(shù)人的心。
還有些石頭,歷經(jīng)風雨,簡直通了人性,好比那塊夫妻石,每次我都忍不住駐足凝望,風過耳邊,一段亙古的愛情故事不斷傳說。
春風過處,太姥山是一個花的海洋。乍暖還寒,太姥山夫妻峰廣場、國興寺邊、將軍洞前,梅花爭相綻放,幽幽空谷,暗香浮動。暮春時節(jié),紫藤吐艷,正有“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的浪漫。
其實,太姥山最值得看的花,是櫻花和杜鵑。
櫻花開時,山川粉黛,遠遠望去像是緋紅的輕云。我想,每一個愛浪漫的人,在太姥山的春日里,都值得擁有一段“櫻你而來”的沖動。
有一次登山,巧遇一位觀賞櫻花的女孩,她問身邊的一位男孩:“你知道櫻花飄落的速度是多少嗎?”“每秒5厘米?!薄澳悄阒罊鸦ǖ饶阌^賞的時間有多長嗎?”......是的,櫻花花期很短,從盛放到凋零,不過七天光景。從這個意義上說,“賞櫻”似乎不僅僅是對花朵的賞玩,而其中觸動人們心境的,恰恰在這一季又一季的櫻開櫻落中,讓人真切地體味到生命如花,彌足珍惜。
在中國的審美中,杜鵑花被譽為“花中西施”,總會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太姥山的杜鵑,在每年五一節(jié)前后,會用熱烈的花朵染紅半座大山,迎接人們潮水般的熱情。走在山路上,漫山的杜鵑花撲面而來,讓人眼花繚亂。這樣的日子,約上幾位好友,感慨也罷,惆悵也罷,總會勾起你很多的情懷。曾經(jīng)有個導游告訴我,杜鵑花的花語是——永遠屬于你!這代表了愛的喜悅。據(jù)說喜歡杜鵑花的人都非常天真無邪,如果哪一天你看見漫山的杜鵑花了,那就代表著你的愛神即將降臨。
但愿青春常在,莫負時光;但愿杜鵑常開,愛滿人間。
有句話說得好:春賞繁花,夏戲螢;秋觀楓葉,冬品雪。在南方,賞雪是很奢侈的事情。有一年冬天太姥山下起了雪,應朋友之約,我們匆匆登山觀雪。我們踩著鋪滿積雪的石階,慢慢走向高處。這是一個潔白的童話世界。
太姥山中,萬頃茶園,白雪過處,一青一白,真可謂“綠雪含芳、母儀天下”。我在想,太姥山的雪,擁有“綠雪”這一詩意的名字,大概就是這種意境了。
何為綠雪?從觀賞形態(tài)上看,“綠雪”它是雪灑綠色大地的美麗寫照;從審美價值來看,它又象征著人的品質(zhì),代表著生命的頑強和希望的追求。熊明遇特別鐘情“綠雪”一詞。查閱有關(guān)資料顯示,明萬歷四十八年,熊明遇治兵福寧道時,曾兩度登太姥山,“鴻雪洞”三字摩崖石刻,就是他外放閩東時所題刻。熊明遇后來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綠雪樓”,還把自己的著作取名為《綠雪樓集》。他在《綠雪樓記》中寫道:“熊子居東皋之里,構(gòu)樓焉曲池之上,題其中日綠雪……雪也,風雪之聲也,月雪之色也,日雪之光也,煙雪之情也,云雪之意也,雨雪之質(zhì)也,何必不雪也。樓前之竹哉,得風而成韻,綠之聲也,得月而朗潤,綠之色也,得日而疏秀,綠之光也,得煙而凝碧,綠之情也,得云而深郁,綠之意也,得雨而含暈,綠之質(zhì)也,又何不綠也?……非雪之雪,非白之白,則吾樓之梅也,柳也,茶也,孰不雪也。”可見內(nèi)涵極不一般。
傳說“鴻雪洞”旁的一棵野生古茶樹是福鼎大白茶的始祖,稱為“綠雪芽”。明代陸應陽在《廣輿記》有記載:“福寧州太姥山出茶,名綠雪芽?!贝撕螅谥袊璧牢幕?,衍生了鼎鼎有名的“綠雪芽”茶文化,綠雪芽茶成了中國名茶。
太姥山老茶樹 付明峰 攝
關(guān)于“綠雪芽”的傳說很美。很久很久以前,太姥山下才堡村住著窮家女子藍姑。一天,藍姑偶遇鴻雪洞口荒草叢中一株與眾不同、亭亭玉立的茶樹,愛之惜之,為它鋤草培土,并用鴻雪洞口的丹井水澆灌。春去秋來,那茶樹長出綠雪似的晶瑩碧透的葉芽,采之制茶,用山泉泡茶,清甜芬芳,還可治病,稱為“仙茶”。藍姑是個樂善好施之人,她把這茶樹種傳給山下窮人栽種,代代相傳,恩澤一方。藍姑也被人們尊稱為“太姥娘娘”。
花開花謝,月圓月缺,藍姑羽化成仙。后來,人們很感念她,不僅用塑像來記念她,還在夜深人靜山月皎皎時,在山谷中呼喚她。這一聲聲呼喚傳到天上,藍姑聽了很感動。于是,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七日,她將在望仙橋上與人們會面。這一天,便成了人們朝圣太姥娘娘的盛大節(jié)日,源遠流傳。
有人說,太姥山是有靈性的,她的心思應該是那一輪明月。然而,我來的幾次,太姥山的夜晚偏偏云霧蒙蒙,我看不見太姥山上的月,我也沒法猜透她的心思。
但這又何妨,我的心思,全都寫在太姥山的風花雪月里了。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作者:鄭家志
編輯:林翠慧
審核:劉寧芬 林珺
責任編輯:林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