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阮兆菁:一片樹葉的春天
一片樹葉,從與神農氏的一次偉大邂逅開始
開啟了它在人類世界神秘而重要的旅程
茶之為飲 聞于魯周公
興于唐 盛于宋 延續(xù)至今 綿綿不絕
數(shù)千年來貫穿于中華民族的物質與精神生活
而茶之為國飲
更從儒家、道家與佛家的層面
賦予了它特殊的文化意義
而文化的內蘊在一定程度上更是被染上了
五彩斑斕的科技色彩
從而賦能于堅忍、勇毅、自信、執(zhí)著的秉性
于是,一片樹葉曼舞著跨越時空
在味蕾的感召下,造福于人類
福建省茶科所讓這片樹葉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一片樹葉的故事就這樣鋪展開來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武夷山考察調研茶產業(yè)發(fā)展情況時指出,要很好地總結科技特派員制度經驗,繼續(xù)加以完善、鞏固、堅持,要把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統(tǒng)籌起來,過去茶產業(yè)是你們這里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yè),今后要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業(yè)。
習近平總書記的經典茶語,已經深深地融化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中,浸潤著我們的心靈。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簡稱“福建省茶科所”)正是高舉科技旗幟,讓這一片樹葉,歷經近90 年的風雨洗禮,長成一棵棵參天“老茶樹”,開枝散葉,把深深的情融進閩東大地,力促“三茶融合”,傾情鄉(xiāng)村振興,展示著不老的青春!
一
說起這些,福建省茶科所功不可沒。成立于1935年的省茶科所之所以赫赫有名,是因為他的顯赫“家世”。創(chuàng)立者為茶界泰斗張?zhí)旄?,同時也閃現(xiàn)著當代茶圣吳覺農,茶科學先驅李聯(lián)標,茶樹栽培奠基人莊晚芳,近代高等茶學教育創(chuàng)始人陳椽等中國茶界名家的偉岸身影。手捧一張張燙金的獎牌:國家、部省級成果獎62項,授權發(fā)明專利23項,育成24個茶樹品種(國家級品種19個),烏龍茶育種水平在全國獨占鰲頭。當然,這里還有更引以自豪的:擁有全國最早、福建最大、特色最優(yōu)的“茶樹種質資源圃”,收集并保存著國內外茶樹種質資源和遺傳材料4000多份;編著了我國第一本《茶樹品種志》;育種團隊和茶樹資源一樣,牽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于是,在“科技之火已然燎原”的情勢下,頻頻出招,招招制勝——
憑借福建省茶科所多個科技示范基地,40多名(國家、省、市、縣區(qū)級)科技特派員活躍在科研一線,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培訓,通過喜聞樂見的現(xiàn)場教學、技術示范、遠程指導,一年完成100多期兩萬多人的培訓規(guī)模,滿足了他們從茶苗到茶杯全產業(yè)鏈的技術需求。擁有13個國家、部(?。┘壙萍计脚_,展示生產一線試驗產品和最新成果。
2018年開始,由副所長楊如興研究員領銜15人組成的“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科技服務團隊”,常年服務于周寧、蕉城、武夷山、安溪、光澤等40多個縣市,110多家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2021年示范茶樹新品種(系)30多個,示范推廣新技術16項,年實現(xiàn)節(jié)本增效1.71億元。陳常頌所長更是帶領組織科研人員常年奔走在田間苗圃、科研一線,成為茶業(yè)界一道道風景線。
眾所周知,茶樹新品種的選育過程是充滿艱辛的,一個新品種的誕生都得歷經20~30年的時間。福建省茶科所從建國后到70年代末,主要選育出了高產、早生的福云6號、福云7號等福云系列品種。目前,福云6號仍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雜交育成的綠茶品種,祖國西北邊陲廣西就推廣種植了20多萬畝,抽芽吐綠,風光無限;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主要育成以高香、優(yōu)質為主要目標的金觀音、金牡丹、瑞香等系列品種,金觀音現(xiàn)在已經是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烏龍茶人工雜交品種,浙江龍泉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0萬多畝,菁菁茶園,長勢喜人!
二
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對良種茶苗輻射之廣、全國最大的甘棠鎮(zhèn)茶樹苗繁育基地刮目相看。這片生機勃勃的茶樹良種繁育基地,讓一片樹葉承載著夢想,飛遍全中國,給人們捎去祝福和美好!
冒著酷暑,聽著介紹,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們省茶科所主要科研方向之一是茶樹品種的培育和推廣,福安‘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也是福安成為國內重要多茶類產區(qū)的主要原因”。聆聽王振康主任的分析,我們深深為之折服?!拔覀兊姆庇孛磕瓿雒缍荚?億株左右,50年來向全國輸送茶樹苗200億株,推廣應用至全國17個省份!”福安市甘棠鎮(zhèn)茶苗協(xié)會會長彭瑞金的話語不多,炯炯的目光中卻充滿了自豪和豁達。這一“良種工程”造福了全國的茶農茶商們,在“共同富?!薄ⅰ班l(xiāng)村振興”的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履。
這兩個時間點讓我們記住了歷史的永恒。1984年,全國良種茶樹苗會議在廈門召開,與會代表風塵仆仆地參觀考察了甘棠鎮(zhèn)茶樹苗繁育基地;2019年6月13日,福安市被國家農業(yè)農村部冠以“國家區(qū)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光榮稱號,從此聲名遠播,客商紛至沓來!
一個繁育基地,就是一座寶庫,就是鄉(xiāng)村振興的主戰(zhàn)場。福建省茶科所選育的金觀音、金牡丹、瑞香等這些有詩一般的名字的茶樹良種,在甘棠鎮(zhèn)22個行政村吐露芬芳,兩萬多人的身影活躍在田間苗圃,三億多元的年產值收入囊中,2.6萬元的人均年收入驚喜連連。茶樹種苗龍頭企業(yè)福建初心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的誕生,為“公司+農戶+合作社”的發(fā)展如虎添翼。擁有全國40%的市場份額,甘棠鎮(zhèn)茶樹苗繁育基地已經成為產業(yè)振興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三
臺灣與福建僅一水之隔,一片樹葉牽起了兩岸之情。今年6月2日,一則消息像春風一樣插上了翅膀,傳遍了中國的茶業(yè)界:國家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公告,福建省茶科所陳常頌所長主持選育的“福萱”“春萱”“瑞茗”通過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以臺灣茶樹品種為親本雜交選育出新品種,并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填補了福建省茶樹育種科技史的空白,陳常頌頗有感慨:“閩臺茶同根,種同源,藝同師,技同門。”
其實,這里面還有鮮為人知的故事呢!被譽為“臺茶之父”的吳振鐸先生,師承著名茶學家張?zhí)旄#歉=ㄊ×⒏0哺呒壊杩茖W校的首屆畢業(yè)生,他以“臺農八號”為母本,“硬枝紅心”為父本雜交培育的“金萱”品種,曾被捧為“臺茶之寶”。具備高雅、奶香特質的“金萱”,對大陸的土壤也是向往已久。1988年,吳振鐸先生回故鄉(xiāng)福安省親,愛鄉(xiāng)心切,將“金萱”引種至福安,從此,“金萱”以“游子”的身份,萌芽長葉,落地生根。
在2003年至2009年七年的時間里,省茶科所的專家們夜以繼日開展工作,以“黃旦”“福鼎大白茶”為對照,對“金萱”開展系統(tǒng)性的區(qū)域試驗。試驗結果令人欣喜若狂:“金萱”長勢好、產量高,以其制作的烏龍茶、綠茶品質,均優(yōu)于對照品種,具有中生、優(yōu)質、高產、抗寒性較強的品種特點。龍巖、三明、寧德多地多點反復試驗表明:“金萱”畝產鮮葉突破500公斤,比對照“黃旦”增產10%,適合福建及相似地區(qū)栽培。2011年,“金萱”成為首個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臺灣茶樹品種,她的“嬌貴”由此可見一斑。
本次獲得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的“福萱”“春萱”,均以臺灣茶樹品種“金萱”為母本,通過開放授粉雜交選育而成,是閩臺茶業(yè)界科技創(chuàng)新的成功典范之一。
單從“金萱”而言,歷經20載不凡歷程,終于孕育出了新的生命“福萱”、“春萱”,這是科技和智慧的結晶,更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案]妗边@一茶樹新品種適宜在福建福安、云南普洱及相似地區(qū)種植。陳常頌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團隊首次從臺灣引進‘臺茶19號’‘臺茶20號’新品種,并開展區(qū)域試驗,結果表明均適宜在我省烏龍茶區(qū)廣泛應用?!边@又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四
縱觀福建省茶科所的育種科技發(fā)展歷程,我們不能忘記茶業(yè)界專家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除了已經故去的赫赫有名的郭元超等專家們之外,郭吉春研究員值得一書。郭吉春是著名育種專家,被譽為“杰出中華茶人”,他從事茶樹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等工作50多年,雜交選育出的金觀音、金牡丹等新品種在福建30多個縣市,鄂、黔、桂、浙等10多個省市大面積推廣,成效顯著。他被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寧德市科學技術杰出人才重大貢獻獎等稱號。“自信、誠信、匠心、創(chuàng)新”新時代的茶人精神在他身上得以發(fā)揚光大,為推動茶業(yè)界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默默堅守,真是:“吉瑞金書觀音韻,春暉徹照牡丹心”!
現(xiàn)任所長陳常頌,是匠心精神的努力踐行者。2008年首批入選國家茶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至今,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多項,育成春閨、福萱、春萱、瑞茗等9個茶樹品種(4個國家茶樹品種第1完成人),皇冠茶、茗冠茶、茗鐵0319等4個獲植物新品種權保護。他是福建省第三批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第四屆全國優(yōu)秀茶葉科技工作者,榮獲“閩茶之星”等稱號。經過20多年的努力,陳常頌所在的團隊征集與創(chuàng)制了近千份優(yōu)特茶種種質,篩選出點秋香、瑞草、茗冠茶等80個高香、特異色澤新品系,在省內外九個點開展區(qū)域試驗,近100份茶樹新品系、優(yōu)特種質在國內建點示范和應用??蒲袌F隊足跡遍布10多個省50多個縣市,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20多萬畝,茶區(qū)實現(xiàn)增收5億多元。
點點滴滴,樁樁件件,無不記錄著陳常頌等人的凡人業(yè)績。他刻苦勤勉,發(fā)表論文100多篇,以豐盈的理論指導科研實踐;他不舍晝夜,著書立說,《福建省茶樹品種志》《福建茶樹良種選育與應用》《中國無性系茶樹品種志》(副主編)應運而生。如今的他,依然活躍在科研一線,樂當答疑解惑的“科學家”。
五
脫貧攻堅傾心傾力,鄉(xiāng)村振興時不我待!老區(qū)革命基點村——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坑頭村的發(fā)展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茶科技的力量。這里我們把鏡頭對準省茶科所社口綜合基地辦主任王振康。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讓茶香飄出貧困村》書寫了他的平凡事跡和普通茶人的義舉。
今天,我們走進坑頭村的茶園里,一片片茶葉在陽光下閃亮登場。讓時間回到2008年8月,年輕有為的王振康第一次踏上坑頭村這塊紅土地,受邀舉辦為期一周的烏龍茶、紅茶與巖茶加工技術培訓。當時的坑頭村,茶葉種植剛剛起步,加工技術一片空白。2009年4月下旬的一天,茶葉種植戶謝鄭生火急火燎地給王振康一通電話,他加工的紅茶發(fā)酵出了問題,每天的損失都在萬元,怎么辦?王振康接到電話,馬不停蹄趕赴坑頭村,察看“病情”,對癥下藥,發(fā)現(xiàn)發(fā)酵室是根源所在。他不假思索利用五一長假,駐扎在茶廠,手把手示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一道道工序,化繁為簡。經他傳授的謝鄭生、謝昌榮等農技員,后來都成為了制茶能手。當年,謝昌榮制作的茶葉一舉獲得了寧德市“茶王”稱號。
王振康依托福建省農科院技術資源優(yōu)勢,利用一片樹葉的科技傳導,坑頭村茶葉生產方興未艾。這幾個枯燥的數(shù)字讓我們對坑頭村有了重新定義:茶園1600多畝,2021年茶葉總產值達2000多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十年磨一劍,劍走偏鋒?!爸灰趵蠋熢?,關于‘茶’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農技員謝昌榮說起這些,信任的目光中為我們找到了答案。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如今,霍童鎮(zhèn)坑頭村茶葉生產已經成為寧德市一張靚麗的經濟名片,坑頭村也已經建設成為生態(tài)美、百姓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響當當?shù)摹笆〖壩拿鞔濉?。站在郁郁蔥蔥的茶山上,俯瞰鱗次櫛比的坑頭村,王振康憶起來時情景,不禁感慨萬千。悠悠十余載,正如這手中茶葉,初嘗澀苦,回味卻甘。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迎著初升的旭日,他將繼續(xù)吟唱悠揚清麗的茶曲,讓心靈之聲回蕩在坑頭村的上空!
一席茶事,一截時光
一片樹葉,一縷茶香
繾綣出一段段優(yōu)美的情感
希望每個人都是幸福的模樣
正是省茶科所專家們的孜孜以求
一片樹葉,成就“坦洋工夫”的夢想
點染寧德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春天
為福建省乃至全中國茶科技舞動騰飛的翅膀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文字:阮兆菁
圖片:大夢客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