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說趙普
說起趙普,就得說說那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說的是宋太宗趙光義當家的時候,有一次有個朝臣向皇帝非議趙普,說他沒有什么文化,平生所學,只是一部《論語》而已。這是什么意思?在中國古代,《論語》是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小學生的課本,基本上算是入門級別的水平。言外之意也就是說趙普沒有什么文化,簡直就是粗人一個。
趙普是不是個粗人,我以為這沒有什么好評論。觀察他的一生所為,要是說他只有小學文憑,顯然是不對的;要是說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更是胡說八道。我老人家給他的定論是:這是一個精通官場規(guī)則、洞悉世事人心的老狐貍,他一生的起伏,都是心機使然,他的心計、他的手段,對于宋一朝的官場,顯然是一個非常壞的榜樣,僚吏的橫行、權術的泛濫、貪腐的滋長,無一不是來自于他的示范。
當然,你完全可以對我的觀點表示不同意。那么,我們一點一點地翻看歷史,看看他究竟做了些啥,以至于我老人家如此不客氣地評價他。
從“陳橋兵變”說起吧。在那之前,趙普就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政客,一直跟隨在趙匡胤左右,先后擔任永興軍節(jié)度使從事,滁州、渭州軍事判官,同州、宋州節(jié)度使,趙匡胤推官、掌書記。后周柴宗訓繼位以后,趙匡胤對孤兒寡母守著的巨額財富垂涎三尺,又礙著臉面不好意思下手,于是折騰出一個看似十分無辜的黃袍加身的鬧劇,從一系列歷史記載的蛛絲螞跡看,這個鬧劇的幕后總策劃,顯然就是這個心機十分縝密的趙老先生。
是誰要擁立新皇帝?顯然,不是范質,不是已經有了權力地位的既得利益集團。趙匡胤的把兄弟、留京守衛(wèi)的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審琦早就準備停當,兵變前,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掌書記趙普早就洞悉了后面的事態(tài)。做為這群武夫里的軍師趙普先生,即便不是主謀,我看也是個主事。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位早在滁州戰(zhàn)役時就與趙匡胤聯(lián)宗的趙普,功莫大焉,心計莫深焉。
然而,在論功行賞時,除了一批原來地位重要的擁戴趙匡胤的將領如石守信、高懷德等得到晉升要職以外,趙普僅得了個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的一般官職。在權衡利弊時,趙匡胤顯然要繼續(xù)重用后周宰執(zhí)范質,王溥以及魏仁甫為相,以維系舊官員之心,而不致削弱剛剛接管的國家機器。這一點,趙普是有所認識的.因此,他照舊要為新皇朝的穩(wěn)固出力。
天下是怎么得來的,趙匡胤自己心知肚明。坐穩(wěn)了皇位以后,最迫切的事情是怎樣防止別人沿著他的軌跡做同樣的事。因此,他還是離不開趙普。“杯酒釋兵權”,決非史書所說的那么簡單:誰不知道大權在握是快樂的事情,要這些出了死力的哥們兒撒手,又要不傷臉面,如何少得了趙普的牽線搭橋、旁敲側擊?石守信們乖乖交權以后,趙普就被晉升為為樞密使、檢校太保,無功豈是可以受祿的?“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這個十二字方針,在趙宋一朝,管用了幾百年,以后南北兩宋的文強武弱,基本的調子就這么定下來。
由于當好了趙匡胤的心腹,趙普的官位一路高歌猛進,當?shù)介T下侍郎、平章事,后又贈右仆射和昭文殿大學士,掌握了宰相實權,受到皇帝的信任。然而,危機也就在這時候出現(xiàn)了。有一回,宋太祖去看望病中的趙普,突然發(fā)現(xiàn)廊下堆著十瓶海貨。打開一看,全是小顆粒的瓜子金。趙普沒料到在這里露了馬腳,連忙掩飾說這是吳越王錢俶送來的,還沒拆封,也不知道是什么。宋太祖笑著說,錢俶大概認為國家大事都是你決斷的,所以巴結你,你就收吧,沒關系。嘴里這么說,心里藏了個疙瘩:哪個皇帝愿意自己的權力給別人用呢?從此以后,趙普的問題就漸漸冒出了水面:私運木材擴展府第;有人冒充趙普的經商;兒子違反宰輔大臣間不得通婚的禁令和樞密使李崇矩聯(lián)姻;到后來,還有人揭發(fā)趙普受賄……于是,宋太祖設副相與趙普分掌權力,并授權其監(jiān)督趙普,不久就貶趙普任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了。在專制社會里,如果沒有趙匡胤的示意,炙手可熱的趙普,誰能舉報、誰敢監(jiān)督?
看起來,趙普似乎沒戲了??墒勤w光義繼位后,趙普又等到了好機會:太平興國四年,趙光義御駕親征北漢失敗,在找不到皇帝的一會兒時間里,皇位要傳給趙匡胤兒子的小道消息突然瘋傳,趙光義回來以后,雖然不說什么,內心的焦慮是可以想見的。怎樣讓趙光義來路可疑的皇位穩(wěn)固下來?這時趙普用他的狗鼻子嗅出了門道。
于是,隨著趙普向趙光義遞交的一封密信,“金匱之盟”的說法突然出現(xiàn)——據說,當年皇太后立下了遺囑,讓趙匡胤的皇位兄終弟及、以后再從趙匡胤的兒子開始又兄終弟及……。哈,這么一來,趙光義的位子坐得理直氣壯起來。隨著這一說法的廣為人知,趙普又東山再出了,任司徒兼侍中的職位,兩度任相??墒?,他復相不久,“金匱之盟”里提到的繼承人相繼出事: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三十八歲盛年夭折;趙匡胤的兒子隨即就被貶斥、幽居、最后自盡了事。這樣一來,所謂的皇太后遺囑,到了趙光義這里,就煙消云散,又見青天。
完事不久,趙普又因為什么原因被罷相,貶為武勝軍節(jié)度使。這次罷相原因不明,想來無非就是趙光義對他敢不信任:這么一個胡扯蛋的謊都被他編得像模像樣,要是有什么新的花招,豈不是把皇帝也騙了?估計趙光義心里也是鄙視得很。
然而,狡猾的趙普還是瞄準了時機,再次復起。雍熙三年(986年),趙光義親征幽薊,后來久戰(zhàn)不勝,進退兩難:打了好久毫無所得,已經很沒面子了,大概把退腸都悔青了??墒怯植缓谜f退兵,你說吧,搞得聲勢浩浩大大,又御駕親征,可是每次都這樣狼狽不堪,毫無建樹,皇帝的老臉往哪里擱去?正發(fā)愁呢,趙普就上疏,提出“兵久生變”,要求班師。從這次上疏的時機看,趙普不愧為老狐貍,簡直就是撓到了趙光義的癢處,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臺階。于是,第二年,趙普就當了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當了節(jié)度使以后,趙普又祭出了殺手锏。他密勸趙光義:現(xiàn)在,可以光明正大傳子了,不用再管什么傳弟了……。他看準了人性的卑劣,滿足了趙光義的私心,于是太保兼侍中的相位又到手了。
縱觀趙普的一生,在政治舞臺叱咤風云了五十年,屢次險被打落邊角,但又屢次逢兇化吉。他憑的是什么?當然不是學問,而是洞悉了人心,瞅準了君主的軟肋。雖然他也有作為一名政治家的遠見,比如他幫助制定的方針、政策,對于結束長期政治動亂、實現(xiàn)中原統(tǒng)一有所貢獻,但是,做為首輔,他挖空心思迎合皇帝的喜好,甚至不惜編造謊言,泡制所謂的“金匱之盟”,明眼人都知道這些無非是一個托詞?;实劬R天下,什么都不缺,缺的正是正義。趙普深諳權術之道,替趙光義裝扮門面、裝腔作勢,顯然深得皇帝之心。如此一來,舉朝上下無不蠅營狗茍,紛紛為虎作倀,那些有獨立人格的大臣們,只好去做王小波的那只特立獨行的豬了。
半部《論語》治天下,對于趙普之流的圓熟老吏,是天大的喜訊。而對于秉承夫子信條、恪守種種陳規(guī)的文人們來說,又何其辛酸呢。所以,我老人家為他賦詩曰:
躊躇壯志欲開渠,宰相原來皂隸胥。
鬼到十分非作是,奸逾百種驗如虛。
銅墻舊誓初明主,金匱新盟再鑾輿。
百姓何須勤守信,高官自古靠蒙驢。
責任編輯:孫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