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個進士:薛令之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先生,唐福建道長溪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鎮(zhèn)廉村高岑)人,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生。福建第一個進士,官至太子侍講。
薛令之少時聰穎好學(xué),頗具詩才。曾獨自在廉村附近靈谷草堂刻苦攻讀,作《草堂吟》以抒志:“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云相伴宿……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
神龍二年(706年),薛令之北長安應(yīng)試得中。開元中,唐玄宗授他左補闕之職,并命他與賀知章同為太子李亨侍講。時李林甫為相,擅權(quán)誤國,民怨沸騰。李林甫與李亨不睦,薛令之備受排擠。薛令之對李林甫的所作所為非常憤慨。有一次,玄宗命群臣吟《屈軼草》。薛令之借傳說中的屈軼草(一種仙草)能指示奸佞的特性,在吟詩中痛斥以李林甫為首的群奸。李林甫與他構(gòu)怨日深。一日,薛令之看到宮苑中高達丈余、葉色紫綠的苜蓿,聯(lián)想起李林甫有意冷落東宮,致使宮里教官生活十分清苦,便在東宮墻上題下《自悼》一詩。詩云:“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何由度歲寒?”不久,玄宗“幸東宮,以為諷上。遂援筆題其旁:‘啄木嘴距長,風(fēng)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只好“謝病東歸”。他擔(dān)心宦途風(fēng)波險惡,回鄉(xiāng)前致書任江西安??h令的獨子薛國進,命他棄官返里。薛國進遵父命,于天寶末年隨父還鄉(xiāng)。
薛令之回鄉(xiāng)后隱居于靈谷草堂,過著窮研經(jīng)書、抱甕灌園的塵活。父子二人同時棄官,回鄉(xiāng)后生活窘迫。唐玄宗聞其清貧,“甚心憐之”,下詔用長溪的歲賦資助他。在此期間,薛令之深居簡出,偶有出游或訪親會友常留下詩篇。他游太姥山后寫下的《太姥山》一詩,表達流連勝景、嘯傲林泉的情趣和遁入空門的思想。而別離友人時所寫的《送陳朝散》一詩,則表現(xiàn)出他息影林下,不忘為國薦賢的襟懷。
至德元年(756年),唐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翌年九月,他回到京都長安后,思及與薛令之的師生情誼‘欲召入朝,但在此前數(shù)月薛令之已卒,家赤貧。于是肅宗“敕命其鄉(xiāng)曰‘廉村’,溪曰‘廉溪’”。
薛令之生前所著《明月先生集》和《補闕集》,今已無存?!度圃姟穬H錄其《自悼》和《靈巖寺》二詩。
薛令之是閩地破天荒的第一個進士,他的及第無異向世人宣稱閩中士子也能做文章,也富有文采這一種事實,其意義非同一般。